分享:

「我不是藥神」幕后特別專訪,你想了解的幕后其實是這樣的!

首頁>動漫制作

動漫星空

播放:3296
發(fā)布時間:2018年07月07日

  是的!


我不是藥神幕后.jpg

  《我不是藥神》幕后

  「我不是藥神」幕后特別專訪——主創(chuàng)觀影現(xiàn)場交流


  「我不是藥神」幕后特別專訪——導演文牧野談創(chuàng)作


「我不是藥神」幕后特別專訪.jpg

關于影像的風格設計!


文牧野:首先我個人喜歡自然拍攝的方式,這種視聽風格也比較適合《我不是藥神》。《我不是藥神》是現(xiàn)實題材,相對呼吸感的鏡頭容易讓觀眾代入,是符合人眼訴求的。


當觀眾慢慢習慣了這種視聽之后,就會被帶到一個真實的語境故事里,然后慢慢進入類型化趨勢,這個鏡頭就慢慢的來了。所以它是一個過渡的過程,我們整個視聽的描述,它的方式從稠到稀的一個過程,前面很濃烈,色彩也很濃烈,聲音也很濃烈,所有的東西都是特別現(xiàn)實的,照著特別現(xiàn)實的,濃烈的,嘈雜的感覺去慢慢進入。


戲劇化和深度如何選擇?



文牧野:《我不是藥神》故事是真實發(fā)生的,已經非常落地,所以我要做的是“戲劇化”,讓故事更好看,更能吸引觀眾看下去。類型化也好,戲劇化也好都是為了讓故事更有利情感,更有商業(yè)訴求。


《我不是藥神》里追車、打斗、俏皮話,都是為了讓觀眾把心放在主角和這些角色身上,然后再跟著故事走,他們的苦難讓觀眾感同身受。如果一開始就給觀眾一個特別貼地的事件,他不能感同身受,可能知識分子可以做到,但是普通老百姓看不清楚這個問題。


說到根源,一個電影的訴求到底是什么?


是在曲高和寡的層面上討論一個問題,還是想讓更多人在這里得到一個正面的立場?《我不是藥神》的訴求就是想讓更多的人,一線二線三線四線的城市,甚至是更下層、更底層的人,去電影院感受到生的力量,感受到自己生活中這些病痛。


還有就是藝術性上的探討,如果這個電影有很大的面,而“面”,有時候和深度是此消彼漲的關系,越深面不會越廣,只有像針一樣細,才能扎下去。所以越深入,人就越少。如果面越廣,深度就不會深。這就是內容的取舍,也是我們電影工作者在做的時候要考慮的取舍。



「我不是藥神」幕后特別專訪——剪輯指導朱琳


小到每個剪輯點我們都不放過!


我不是藥神幕后專訪.jpg

左起:美術李淼、攝影王博學、導演文牧野、剪輯朱琳



Q:《藥神》從剪輯角度來說,需要把握住因素是什么?


朱琳:首先是節(jié)奏,從看劇本開始,以及我們聊各自的想法等等,最先想清楚和明確的就是節(jié)奏,目前成片的節(jié)奏達到了我們的初衷。

 

其次是表演,也是這次剪輯過程中花費時間最多的,因為我們的演員都太好了,每場戲的尺度可以處理成很多可能性,所以有一段時間是很明確的去處理每一個人物所有細節(jié)。

 

第三個要提到的是風格。我們的素材量很大,可以剪得非常商業(yè)性,也可以剪出鋒芒尖銳的藝術氣質,在這樣海量的素材中去把握整體影片的風格,是工作過程中很重要的權衡。好在最終我們找到了二者之間最好的融合。



Q: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是如何與導演溝通的?


朱琳:沒有什么特殊方式,我把想法呈現(xiàn)在剪輯中,然后與導演去討論更好的處理方式,以此類推,討論每一個彼此有異議的點,討論利弊,討論取舍等等,大到整體,小到每個剪輯點都不放過。


《我不是藥神》剪輯工作進行中(左為導演,右為剪輯師朱琳).jpg

《我不是藥神》剪輯工作進行中(左為導演,右為剪輯師朱琳)



Q:《藥神》在節(jié)奏處理上,是如何創(chuàng)作的?


朱琳:刻意去回顧的話,其實沒有那么復雜,按照理解和感受去呈現(xiàn)每場戲,然后再繼續(xù)雕琢,找準每個段落的呈現(xiàn)方式,基本就完成一半了,后面的工作就是如何將視聽功課做提升。總的來說,其實每部戲都是一樣的,我的習慣是每場戲剪得時候就當最終版去工作,不留廢話以及多余的鏡頭,這樣下來,每一版的節(jié)奏整體判斷是相對準確的,節(jié)奏自然也是舒服。



Q:演員每次的表現(xiàn)都不同,你選擇使用哪條鏡頭同時也是在操縱角色的表演,所以你是如何處理演員素材的?


朱琳:其實把控表演的最重要的一步是導演現(xiàn)場的工作,現(xiàn)在很多片子這一步的工作完全沒做好,就希望剪輯化腐朽為神奇,這有點理想主義?!段也皇撬幧瘛纷龅淖詈玫囊稽c就是,現(xiàn)場環(huán)節(jié)做的很扎實,大家也聽說了導演現(xiàn)場喜歡“再保一條”。而我的工作就是在導演想要的各種表演的可能性上,去做最合理的組合,把每個鏡頭表演組合出流暢又不跳躍的敘事、理性又不泛濫的表達。


胖的像豬.jpg


Q:聲音設計和音樂對于剪輯非常重要,剪輯階段如何與聲音團隊合作?比如電影前半場印度出現(xiàn)的場景。


朱琳:因為我的團隊也做一些預告片,所以聲音設計這塊還是比較有想象空間的,基于跟導演討論的基礎上,我會在剪輯時間線上做一些效果嘗試。


比如程勇爸爸被告知需要做手術,開車沉思的段落加了收音機廣播音頻效果等,類似這樣的聲音處理在剪的時候就會考慮到。其實剪片的時候不能只局限于畫面,每一個音樂聲音等等都是節(jié)奏的關鍵點,必須從整體考慮,這樣也更接近成片的效果呈現(xiàn)。


我不是藥神朱琳徐崢.jpg


我們的作曲黃超老師非常年輕但是超級給力超級有才華,我都是他粉絲。舉個例子,程勇跟黃毛在河邊的那場戲,我剪的時候沒有鋪音樂。


但是黃老師寫了一段,然后從中開始變奏不停發(fā)展演變成片子的很重要的主題旋律,這個過程很有意思,是一次很棒的合作。電影中前半場印度的蒙太奇段落,風格基本是導演拍攝的時候就很明確,剪輯部門以及聲音、音樂等等,我們是在專業(yè)上最大化的將導演想要的感覺呈現(xiàn)的更極致。



Q:現(xiàn)在拍攝素材越來越多,工作上你怎么去消化?


朱琳:沒有別的辦法,只能是多看,看很多遍,每一遍看不同。一般剪之前必須要完全看過一遍素材,跟素材混熟,去了解素材。剪完之后,會再完整的看一遍,尋找被遺忘的更好素材,和更多可能性。剪得過程中就更不用說了,必須浸泡在素材里。


印度藥神.jpg



Q:剪輯上使用什么軟件?剪輯團隊的工作如何搭配?你需要助理幫你把素材處理到什么程度?


朱琳:Avid 和 FCP 兩種剪輯軟件我都用,在項目開始之前會考慮一下,類型不同選擇也不同。通常每個項目,我會搭配:跟組剪輯,前期助理,后期助理,一個項目下來剪輯組大約四五個人。剪輯助理去整理素材,基礎的合板和素材管理分類等等,要求挺多的。簡單說一點是:要根據劇本去準備每場戲需要用的音效、環(huán)境音、以及可能會需要的音樂等等。剪輯助理必須是對素材非常熟悉的,因為我會隨時追問他們。


跟組剪輯,基本是每場拍攝完成的時候,盡快呈現(xiàn)出來,陸陸續(xù)續(xù)要剪出一個跟劇本吻合的版本,越接近越好,統(tǒng)稱:劇本版。當我看完素材之后,這個劇本版對我最大的幫助是對片子的整體節(jié)奏和表演有具體的把握,接下來開剪的時候會更加準確和傾向性更加明晰,避免做無用功,對于節(jié)奏把控有很直接的幫助。

推薦閱讀:

『司空見慣 sī kōng jiàn guàn』冒個炮中華成語故事視界動畫視頻制作

動畫制作『喝酒能直接篡改記憶,讓人對酒精欲罷不能?』健康知識mg動畫科普

動畫制作『吃醬油真的會讓人變黑嗎?』健康知識mg動畫科普

動畫制作『紅色的糖都是紅糖嗎?』健康知識mg動畫科普

動畫制作『生食當心吃出病,健康生食應該這樣做』健康知識mg動畫科普

動畫制作『無精子癥還能要寶寶嗎?』健康知識mg動畫科普

動畫制作『坐飛機經濟艙綜合征要人命,這幾類人群出行時尤其要警惕!』健康知識mg動畫科普

動畫制作『關于水的謠言你信了嗎?』健康知識mg動畫科普

動畫制作『艾滋病傳播的途徑有哪些?』健康知識mg動畫科普

動畫制作『降低膽固醇?燕麥才是全谷物中的佼佼者』健康知識mg動畫科普

最近發(fā)表